“双头鹰共有的脖子”
叶卡捷琳堡建于1723年,最早的建城者是彼得大帝的两个朋友塔季谢夫和根尼。起初,叶卡捷琳堡只是一座锻造打铁锤的城堡工场,但今天它已经是俄罗斯的第四大城市。它在1924年改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,苏联解体后恢复旧称。卫国战争期间,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成为一个大的军工中心,又被称为“国家支柱地区的首府”。
翻开叶卡捷琳堡的旅游图册,你会知道这片土地上有将近800处历史、科技及艺术方面的名胜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这里最出名的还数“欧亚分界线”。叶卡捷琳堡有好几处欧亚分界纪念碑。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位于叶卡捷琳堡郊区乌拉尔山脉的分水岭处。在那里,《环球时报》记者看到一个颇为现代化的纪念碑,被横线分成两半,两边分别用俄语写着“亚洲”和“欧洲”。记者分开两腿站在纪念碑两边,心中不由生出一种横跨欧亚的豪迈气概。这里还卖一种“横跨欧亚证明书”,上面用英俄文注明“您亲自跨越了欧亚分界线”。据说,游客在这里祈求美好的祝愿,分外灵验。
“欧亚分界”给叶卡捷琳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在市内的一些小道上,两边也写着“亚洲”和“欧洲”,时刻提醒外来者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城市。当地人对自己的城市颇为自豪,他们喜欢说:“俄罗斯是只双头鹰,一头看着亚洲,一头看着欧洲,我们叶卡捷琳堡就是这只双头鹰共有的脖子。”